模棱两可
móléngliǎngkě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指不表示明确的态度,或没有明确的主张。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解释: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这样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
不阴不阳模棱两端含糊其词闪烁其词优柔寡断含含糊糊不置可否不可置否无可不可拖泥带水似是而非
大是大非不可名状彰明较著旗帜鲜明不言而喻提纲挈领显而易见千真万确奉行不悖一望而知斩钉截铁
作谓语、宾语、定语。
在唐朝时期,有一个叫苏味道的人,他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苏家庄(在今大裴村、小裴村一带))人,他九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他与他的同乡李峤都以才学出名,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苏李”。
苏味道在二十岁的时候,考取了进士,转任咸阳尉。史部侍郎裴行俭爱其才华,恰逢征讨突厥,被引荐为管记,行书令及表启之事。孝敬皇帝妃之父裴居道重任左金吾卫将军时,访才子作谢表,托于苏味道。苏挥笔而成,辞理精密,一时盛传于世。
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帝,在宰相狄仁杰垂垂老矣之际,武则天向他询问谁能接班,狄仁杰答道:“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宜矣。”苏味道能够获得一代名相狄仁杰的赏识,自可说明他必非平庸之辈。在狄仁杰的推荐下,苏味道做了宰相。
根据“唐书”的记载,苏味道做了宰相以后,只求保持个人的地位和安全,处理事情总是这样办也行,那样办也可以,却从不表示明确的态度和意见,更谈不上什么创建和改革了。
有一次,一个人向苏味道请教当官的诀窍,他得意地说:“要想当好官,必须记住一点:处理任何事情,都不要决断得清楚明白。否则一有错误,就必定受罚。应该像用手摸棱角那样,这一面可以,那一面也过得去,就不会出事了。”这番话传扬开来以后,大家私底下都称他为“苏模棱”或者是“模棱手”。“模棱”是指方向可左可右的意思。
因此,后人在遇到有人说话或处理事情不作明确的决断,也不表示显明的态度,可以或不可以都行,这就叫做“模棱两可”。这故事只是用来说明成语的出处,可千万别学这种人的处事态度,而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喔!
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模棱两可,只有明确了态度之后,处理问题起来才不会偏,解决才会彻底。
更多成语视频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