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
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记者从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年上半年,牡丹江全市优良天数比例为9.4%,同比提高.个百分点,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市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今年以来,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通过精准管控,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四化”推动,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横纵联动,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等方式,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保卫绿水青山。
宁安风光
精准管控,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合力实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联合24家中省市直相关单位,制印《牡丹江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全市秸秆禁烧管控和综合利用工作,月1日以来,全市各级共出动督查人员人次,累计督查村屯个次,有效保障全市空气质量。
“我们邀请黑龙江省节能减排协会专家0余人次深入企业在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层面进行精准帮扶,充分推动全市12家企业0台65t/h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按照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为7台锅炉,目前,5台已完成整改,剩余2台锅炉正在履行相关审批程序。”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切实降低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方面,全市加快推动机动车新能源化,新增新能源车辆辆;累计对台机动车开展遥感监测,柴油货车路检路查87台,柴油货车入户检查61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4台,尾气抽检合格率%。
上官地村秋景
“四化”推动,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牡丹江市成功打造穆棱河、玄武湖两个“幸福河湖”,让市民及游客感受到了“春有河湖滋润、夏有河湖安澜、秋有河湖净美、冬有河湖冰雪”的生态风貌。
记者从刚刚召开的牡丹江市总河湖长会议获悉,牡丹江市扎实推动河湖长制工作走深走实,河道行洪更加畅通,河湖生态功能更加完善,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工作全省排名第一,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全省河湖管理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库安全管理会议上进行典型发言,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全省排名第二,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全省排名第一,获激励资金万元。
“目前,牡丹江市河湖长制基本工作完成得很扎实。全市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5万余次,高质量完成省挂图作战交办24类159项工作任务和省级河流‘一河一策’141项工作任务,印发《2023年度各级河湖长履职工作方案》,建立‘市级河湖长+市直部门’对口联动机制。”牡丹江市河湖长办公室主任刘勇介绍说,在年,牡丹江市开展了跨3区域联合巡查工作。与吉林省延边州建立省际河流上下游治理保护协作机制,与哈尔滨市、鸡西市分别开展跨区域河湖联防联控联治检查,构建上下游、左右岸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常态化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针对枯水期、冰融期、汛期等特定时段,开展无死角、无遗漏排查整治工作。印发《牡丹江市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紧盯水源地、河流断面、畜禽养殖企业等12方面可能发生突出环境问题点位,积极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有效保护牡丹江市水生态环境安全。精细化推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发挥先进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穆棱市穆棱镇生活污水散排口整治作为全省典型案例,为入河排污口整治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启示。开展排污口“周巡查、月抽查”工作,共计检查入河排污口个次,发现问题个,截至6月末,完成整改个,1个问题正在整改中。全程化推动水源地保护。高标准开展9个县级以上水源地和个农村水源地评估工作,编制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评估报告。紧盯“五大方面”内容,开展枯水期、冰融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严管严控沿河涉水企业、入河排污口等重点部位,严防偷排、超排等违法行为,共发现问题0个,点对点反馈问题督办整改,完成整改29个,有效防范冬春季水质下降,切实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系统化推动镜泊湖治理。印发《牡丹江市镜泊湖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工作方案》年度任务清单,全力推进镜泊湖水生态环境治理由“见效”向“长效”转变,1-7月镜泊湖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镜泊湖国家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已被省推送至生态环境部评选。
中兴村蓝天下的金色稻田
横纵联动,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我们从联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固体废物环境安全管理三个方面,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局与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建立《牡丹江市土壤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前两个季度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进行4次联合检查,目前已完成严格管控类耕地现场检查工作,安全利用类耕地检查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中。通过市、县联动对牡丹江市6家涉重行业企业、7家涉重矿区和8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工作,督促企业健全重金属污染排查整治方案,切实落实主体责任。
“黑水变清亮了,臭味没有了,给我们解决了头疼的问题,这是真干实事儿!”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回忆起村民当时竖起大拇指的样子,仍然很骄傲。在帮扶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该局以“五类重点村庄”为重点,科学合理选择治理模式,向上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1个,申报资金共计.98亿元,已获批资金万元;全市已累计完成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治理率为2.1%。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农村黑臭水体、生活垃圾”等方面着重推进整治,今年,将全力推进年全市20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此外,在强化固体废物环境安全管理方面,该局有序开展对重点产废单位危险废物产生、储存、转运、利用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发《牡丹江市年汛期尾矿库污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对市辖区内10座尾矿库开展现场检查。“目前,牡丹江金成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建成并已取得经营危险废物小微收集资质,可以实现市辖区内学校、小型企业等小微企业的危险废物日产日清,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由于运输不及时、超期贮存等引发的环境风险。”牡丹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下一步,该局将加快形成绿色、美丽牡丹江发展的新格局,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底线,抓好“污染防治攻坚”、“服务高质量发展”主业,筑牢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根基,为全面推动现代化“美丽牡丹江”建设工作做好服务。
记者张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