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的坦克部队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那时,全国形势紧张,美苏都有部队在中国驻军,而国公双方此时也剑拔弩张,并且国军的火力十分强大,除了炮兵火力强大,还在美军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而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军开始默默地组建自己的炮兵和装甲力量。
在年11月,东北民主自治军在沈阳市原日军坦克装配修理厂搜集到1辆日制坦克。于是,在12月1日,在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坦克部队——东北坦克大队在沈阳东郊马家湾子成立,从而开创了人民军队战斗序列中装甲部队的历史,此时的坦克大队的人员仅有三十余人,隶属于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但是装备仅为一辆日制九七式十五吨坦克。
东北坦克大队组建初期全体成员合影
时间到了12月4日,我军又从四平搞来了四辆坦克,运抵通化,与此同时,坦克大队在抚顺、铁岭一带又搜集到油料三百余桶,也运到通化集中。这些坦克、器材、油料,为东北坦克大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年2月坦克大队转移至通化。炮兵学校抽调第七队、第八队三十多名学员到坦克大队学习技术,并吸收少数修理工人参加,扩大到八十余人,装备有日式坦克5辆,履带牵引车8辆、汽车22辆。坦克大队经过军事技术训练具有了一定作战能力。五月坦克大队转移至宁安,扩编了坦克队、汽车队、警卫连和2个新兵连,装备发展到坦克12辆,装甲车2辆,履带牵引车8辆、汽车23辆。同年七月炮兵学校一分为二(校部和炮兵专业在牡丹江)战车专业移驻东安。
我军找到的日制九五式坦克
年4月25日,我军解放了齐齐哈尔。缴获坦克五辆接收了西满军区移交的坦克九辆、汽车2辆和牡丹江军区移交的坦克6辆,坦克大队改称战车大队。辖三个坦克队和汽车队、警卫连、材料库、修理厂,全队余人。有各型坦克20辆、牵引车10辆,装甲车和汽车30辆。
年春,谢文东匪部两个旅在牡丹江地区占据绥阳、东宁两个县,活动十分猖獗。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令牡丹江军区与第三五九旅进剿,并令东北坦克大队参战。这是坦克大队第一次参战,顺利完成了剿匪任务。
东满剿匪
同年5月,开展了总兵力三千余人的东线剿匪战役,其中我军还投入坦克大队的四辆坦克参与剿匪。在坦克大队配合下,进击穆棱、东宁牡丹江东部地区的土匪。此役役历时一个半月,同匪军大小战斗十余次,收复东宁、绥阳两县城和绥芬河。战役最大的特点是民主联军首次使用坦克配合步兵作战,它在攻敌纵深、震慑匪军、击溃匪徒中发挥很大威力。
参加东线剿匪战役的我军坦克
后来坦克部队又参与了三下江南战役,其中发生在年2月26日的作战是我军建军以来首次进行步兵、炮兵、坦克兵诸兵种参加的协同作战。但是因为是初次进行协同作战,出现了步坦脱节,战前地形侦察不仔细等问题。
到了年3月,全大队扩大到人,辖3个坦克队,汽车队、警卫连、修理厂和材料库。坦克32辆,牵引车13辆,装甲车及汽车33辆。
到了年四月,由东北炮兵司令部拨来学员二百名,建立了战车第四、五、六连。同年五月又从牡丹江调来干部、战士二百名,组建汽车第七、八连。从东北军政大学辽东分校调来七十九人,组建一个机械连,隶属于修理工厂。由于连队增多,为加强领导方便管理又成立战车营营部和汽车营营部。
同年6月至9月上旬,全团又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技术训练,除实弹射击外,主要是演练进攻战术,尤其注重了坦克进行巷战,以及如何以火力支援和掩护步兵进攻、怎样和其他兵种搞好协同等问题。从而为即将到来的辽沈战役做好准备。
我军坦克部队向锦州开进
同年8月31日东北战车大队扩编为战车团。战车团成立后,战车第二、三连先后到东北广大地区搜集到坦克车体20余个,坦克发动机13部,各种器材、零件40多车厢。修理工厂对全团车辆尤其是第1营的每辆坦克进行认真检修,保证随时参加战斗。10月14日战车团第一营(坦克15辆)参加辽沈战役中的锦州攻坚战斗。缴获坦克5辆、装甲车13辆。锦州解放后。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部授予一连号坦克“功臣号”荣誉称号。
功臣号坦克
辽沈战役结束后,奉炮兵司令部命令,战车团在沈阳改编原国民党东北装甲团和战车三团一营两个坦克连、一个汽车排,共接受各型坦克21辆(其中包含日制坦克和部分M3A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装甲车辆,汽车20辆,人员人进行改编,又从独立第二团和东北军政大学调来干部、战士人。由于装备人员增加,根据东野总部指示,11月30日,以战车团为基础,在沈阳市成立了装甲团和教导团。后来又从大连汽车学校调来干部、学员名,补充到教导团和装甲团。
霸气的东野坦克纵队
同年12月10日,又组建战车指挥所,隶属于东野特种兵司令部建制领导。辖有战车团、装甲团、教导团及直属分队。战车指挥所及所辖部队共计官兵四千多人,坦克八十七辆,装甲车辆,汽车辆。战车团,编有二个战车营六个战车连,一个汽车营及警卫连修理厂,0余人。装甲团余人,辖三个装甲营七个连和一个保养连,装甲车辆,教导团编有两个学员营及保养连、警卫连,余人。当时东北野战军战车部队装备的坦克基本为日制九四式、九五式、九七式和九七改等型号的坦克。
年1月14日10时,东野集中三十四万兵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军发起总攻,一共有二十七辆坦克加入战斗,以猛烈的火力摧毁天津守军前沿地堡及火力点,掩护步兵破坏障碍物和工兵架桥,支援步兵迅速突破城防。为天津的迅速解放留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丰富了各兵种之间协同作战的经验。
向平津开进的我军装甲部队
天津战役结束后,又在北平和平解放时,战车团又在丰台收编了由国民党军的指挥的第三团的坦克和车辆。随着装备和人员的增加,同年5月战车指挥所就扩编为战车第1师,全师拥有各式战车多辆。7月,该师战车第5团奉命远赴西北作战。他们从天津出发,连续83天行军作战,占玉门、越祁连、过戈壁、进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行程达0多公里,创造了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历史上最远距离的征战记录。
战车指挥所改编为战车第一师
年8月初,中央军委向战车第1师下达了参加开国大典阅兵的光荣任务。
参加开国大典的我军坦克
以上就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组建的第一个战车部队,东北战车大队的发展简史,从只有一辆坦克的大队,经过了四年解放战争的洗礼成长为坦克第一师的经历。下一期我会更新解放战争期间我军组建的另一个华东坦克大队的发展史,敬请期待。
图源来自网路,如侵删。
毛主席在北平西苑机场检阅第四野战军的战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