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刘长卿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白癜风是治不好的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六点·唐诗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穆陵:指穆陵关。

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

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

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归人:归来的人。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穆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渔阳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唐代宗大历五、六年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

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政腐败,国力衰弱,藩镇割据,军阀嚣张,人民惨遭重重盘剥,特别是安史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凋敝景象。刘长卿对此十分了解,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穆陵关北,陌路遇到一位急切北返渔阳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把满腹忧虑告诉了这位归乡客,忠厚坦诚,语极沉郁。

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桑乾”即桑乾河,今永定河,源出山西,流经河北,此指行客家在渔阳。关隘相逢,彼此都是过客,初不相识。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便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然而等待着他的又将是什么呢?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勾勒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楚国”即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以概指江南。“幽州”即渔阳,也以概指北方。“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其具体含意,历来理解不一。或说“苍山古”谓青山依旧,而人事全非,则江南形势也不堪设想;或说“苍山古”谓江南总算青山依旧,形势还好,有劝他留下不归的意味。二说皆可通。“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令人意会不尽。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城郭池隍破坏,土著大族凋残,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显然,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预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它令人不语而悲,不寒而栗,印象深刻,感慨万端。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点击上面卡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