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睡前读点啥看看他们的ldquo

世界读书日

-系列之五-

大凡读书人都喜欢在枕边放一本书,入睡前翻几页。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中有“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的诗句,其中所描写的或许是秋意阑珊的午后,读几句枕边书的意境。

“枕边书”一语出自何处?“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诗中比较早地使用了“枕边书”一词。唐代末年的李九龄《山中寄友人》也有诗云,“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其中所描写的意境,也与“枕边书”相似。

人们通常把放置于床头枕边阅读的书籍称为“枕边书”。其实,在生活中,书籍何止枕边才能读,我们可以把自己喜爱的书放在任何随手可得的地方。形式未必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坚持阅读,有没有用心感悟书本带来的知识并为我们所用。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选择几位文学名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反复阅读、爱不释手的“枕边书”吧!

鲁迅与《山海经》

向上滑动阅览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从以上鲁迅的文章可以看出,鲁迅在孩童时代对《山海经》有多么喜爱。人面的兽,九头的蛇,都在里面,满足了他当时对异人怪兽的想象。即使当时书籍纸张粗糙,图画简单,鲁迅仍称之为“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如此有趣且心爱的书,想必是当时鲁迅常常翻阅并放置于床头案上之物。

茅盾与《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不用说也是我最爱读的。关于这两部巨著,值得使我们佩服的,就不单是人物性格的描写了。一些大场面——如宴会、打猎、跳舞会、打仗、赛马,都是五色缤纷,在错综中见整齐,而又写得多么自然,毫不见吃力。

——茅盾《爱读的书》

茅盾是一位善于学习的作家,他敬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并受其影响最大。茅盾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部巨著非常赞扬,令他佩服的不仅有人物性格的描写功力,还有一些大场面的描写功力。

茅盾在读书的过程中还以作家的眼光   

——郭沫若《卖书》

年,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时,把当时心爱的《庾子山全集》和《陶渊明全集》两本书捐到当地图书馆。“我决心要专精于医学,文学书籍又不能不和它们断缘了。”其实,即使在当时,他的内心仍然是极其矛盾的,医学占了上风,但文学之火仍未熄灭。郭沫若写这篇散文时,他已经放弃医学从事文学了,当再次想起这两本书,仍耿耿于怀,一番感叹。

写在最后

夜晚是人们枕边阅读的最好时间。英国作家劳伦斯说过,夜晚是我们读历史、悲剧和传奇的时间——所有这一切,都是往昔的,是过去的声音,是已经完结、已经终结的事物的声音,不是甜蜜的终结,就是苦涩的终结。

当内心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蒙尘时,枕边阅读便是一种擦拭。

你的“枕边书”是什么?

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吧!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读书的方法与艺术》《中华读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光明网、新华网、人民网、文化溯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