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之恋散文高翠萍乌苏里江的回响

北京主治青春痘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403531784044510&wfr=spider&for=pc

  

 

江,大河的通称;还有一种注解,特指长江。

在鸡西,提起与江有关的故事或传说,乌苏里江会如影随形地浮现眼前。乌苏里江位于中国版图的右上角,位于“鸡冠”位置。在鸡西的版图上,它呈现的是弯曲的线条,犹如一条筋脉,纵贯一方,忽而深埋,忽而凸显,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色与地理风貌在中国内地江河独树一帜。美丽清幽的乌苏里江是黑龙江省第二大界江,是黑龙江南岸由南向北流淌的一大支流,发源于锡霍特山脉主峰南段西麓,由南北两个源头——乌拉河和刀毕河汇合而成。整个河道穿行在完达山脉和锡霍特山脉之间,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全长公里,流经虎林境内公里,在上游与兴凯湖流出的松阿察河汇合后,路奔流,汇入黑龙江,最终倾入太平洋。

与乌苏里江相遇,极易。但如果想真正探究乌苏里江的内涵、个异、永恒,寻找来自心底的感动和震撼,需要足够的时间和心理准备。乌苏里江风平浪静时安如处子,激流湍急时如蛟龙出海。它的静谧与磅礴,展示了数千年的生命的内涵。目光穿越千年,让我们对它怀有简明的情感,追寻那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诸多人类文明的足迹,探寻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分布特征、风俗习惯、人与地理环境,在日出日落、涛走云飞、四季更换中,寻找一种心灵的依傍,一种灵魂的高度契合,到自然中寻找参照物是最为妥帖的途径。无疑,一条在内涵上蕴藏无穷的大河,那种自然原态才是生命的起点,才是你走向遥远的地平线,通向灵魂释放的源头。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条大河就像它的灵魂。乌苏里江,在长长的历史中,其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蕴藏着华夏古老文明和古老文化的丰富内涵,构成了鸡西当代文明的底蕴。它的恒力与久远承载了人们的灵魂寄托。百余年来,乌苏里江经历过外夷蛮族的欺凌劫掠,二战硝烟,浸融过劳工的血泪,饱受过战火的历练。流经千年的历史见证着一代代人的生生不息,见证着历史大潮的变革,见证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叫人想念的东西,往往总是和童年与触动心灵相关。

那年,偶然听到收音机里传来“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艺术家郭颂老师极富民族特点的唱腔唱出了乌苏里江的静谧神秘,浩荡奔流。这首《乌苏里船歌》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动感图画,把生活在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族幸福渔猎的场景逐一展现在我面前,让我终生难忘。这首歌序唱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虚词,让人耳目一新;歌曲主体部分,体现了赫哲族民歌改编的行板,唱出了伊玛堪经久不衰的悠长韵味,由此让我对乌苏里江有了深刻的记忆。

乌苏里江全长公里,在俄罗斯称为阿穆尔河。乌苏里江的名字,满语有“乌苏里乌拉”之称,意为水里的江或东方日出之江;但伊彻满语地名考释称:乌苏里江为下游的意思,因住在松花江、乌苏里江的土著人,确有“上游”“下游”和“上江”“下江“之说。住在松花江沿岸的人,常把乌苏里江说成是“下江”;而住在乌苏里江沿岸的人,也把松花江说成是“上江”,这种称谓,朴实无华,简洁   明了。《吉林通志》也曾将乌苏里江释为满语“天王”之意,因满语无天王一词,有从汉语输入的词(abkaihan),但读音已非乌苏里了。

乌苏里江的名称最早见于《金史》,称其为“阿里门河”或“阿里门忒水”。“阿里门”与“奥立米”同音,系马驹之意,形容江水像一匹小马驹在高山峻岭中撒欢奔跑。元朝又由“奥立米河”演变为“阿速”江、“阿速”水,“乌图哩江”或“额多里河”,并相应在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骨儿千户所。明代又演化为“阿速江”,又作“亦速里河”。此后,明朝在乌苏里江支流的穆棱、鸡西一带设麦兰河卫;在穆棱河的密山、虎林一带设失里绵卫;在兴凯湖附近设兴凯卫;在虎头亦麻河口设亦麻河卫;在饶河设苏穆罗河卫,在四排上游设失尔元赤卫,在挠力河口设诺罗路卫,在抚远海青一带设伏里其卫等建制,直至清代始转称乌苏里江。乌苏里江发源于中国吉林东海滨的锡霍特山脉主峰南段西麓,靠近东海的石人沟。在我国边境,从松阿察河汇入乌苏里江的虎头管明山处为起点,流经虎头、饶河至抚远县黑瞎子岛北端,由伯力城(俄今称哈巴罗夫斯克)中部注入黑龙江。穆棱河、挠力河、别拉洪河、七里河是乌苏里江流域的四条主要支流。自史前氏族开始、这里一直有人居住,彩陶、畜牧、农耕,各种文化曾经繁荣,融汇交流,南北两岸,也曾被原始森林覆盖。乌苏里江有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风景,滋养着两岸各族人民,满、蒙、赫哲、鄂伦春等民族,在这里狩猎捕鱼,繁衍生息。乌苏里江流域久负盛名,上下几千年都被人们称为富庶宝地。浩淼江水,景色幽美,烂漫多彩;支流纵横,流域宽阔;江湖辉映,渔产丰饶;千里良田,遍地粮仓;山高林茂,禽兽乐园;乌金闪烁,无尽宝藏。《乌苏里船歌》就是在赫哲族传统民歌曲调基础上改编的,并在广泛传播中成为赫哲族民歌的代表作。听着这赫哲族的民歌,竟突然忆起著名诗人郭小川。年,王震将军率十万官兵点燃了军垦拓荒的第一把野火,数万官兵和知青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垦荒传奇。郭小川先生到北大荒采访后,亲临乌苏里江,对北大荒那种寂静之美、博大之美、苍茫之美产生了深刻的眷恋,在回北京的列车上写下了著名诗作《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这首千古绝唱,大气磅礴、激情澎湃,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并能深刻体会到诗中的哲理。

一条大江对我的启蒙,正是源自当年飘荡在江面上的《乌苏里船歌》,而远去的人民的诗人,如今他是否依然还在某一个宇宙时空里凭江凝思,他是否依然能够想起当年在乌苏里江的激情四溢。穿行在乌苏里江畔,仿佛走进了乌苏里江流域的历史。江水浩荡,述说着陈年往事。穿越激流险滩,在两岸无数的生物陪伴下,在阳光、风声还有鸟儿清脆的叫声里,在乌苏里江的薄雾轻纱中,伸展自己的根系,在心中轰然洞开一片万物与我一体的宏大生命境界。

那天,我在文友的盛邀下,驱车来到虎林,和鸟苏里江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那是初秋的傍晚,一抹夕阳挂在天边,夕阳的余晖投在宽阔的江面上,水清流缓,幽雅宁静。河谷一片金色迷蒙,缭绕、柔曼。水波、树影、岗峦相互辉映。两岸植物繁茂,平展如席。岛滩上蓊郁的柳林,漫江腾飞着鸥鹭野凫水鸟。

有风从江心袭来,携带似有似无的大马哈鱼的味道,在江边茂盛的树林上立着一只老苍鹭,这常见的水鸟,也许是随着渔船和灯火独自溯游而来,它一动不动地长久地立着,像一个孤独的思考者,一个离群的哲学家,审视着江水树木激流渔船。它那渺小却坚定的身影仿佛提醒着我,最终我不得不褪去一切,面对这不尽流淌的河水。有渔人在刚刚收起的渔网里捡鱼,几个老人坐在江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乌苏里江就在他们不远的脚下流淌,他们的影子被阳光侧打在江岸,仿佛定格的老照片。有三三两两的女人挽着裤腿,端着大盆小盆,在清洗自家的衣物,时而用棒槌敲打,时而将衣物在江水中摆动。一群孩子在浅水滩里嬉笑追逐。 一轮弯月溢着蒙蒙的银亮,衬着乌苏里江的温婉安宁。江上有渔火星星点点的,闪耀着,忽明忽灭,神秘莫测。这些素朴的场景,激起了我内心的某种回应,我与这江水产生了共鸣。我仿佛感知到了这条江在耳畔轻轻地细细地诉说,我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甚至感触到了水流在身体表面的滑腻和凉爽。我清晰地记得那个夜晚乌苏里江给我的震撼,也记得我和相熟的文友乘着一艘渔运小船,在黑沉沉的江面上看到的一闪一闪的光点。

那一夜,我忽然感到触摸到了自己的灵魂。一条江是另一条大河的未完待续。它们在远处别离,在更远处相聚。时光如水,我们正沿着一条江的源头赶来。是的,我一直在渴盼,寻找精神的图腾,让我心安,远离那源自童年的痛苦回忆。记忆中的童年里总是充斥着荒芜和恐惧。尤其是在每逢节日或过年,那代表安宁与幸福的灯火,让我心生向往,那里是我未曾抵达的更为广阔幽深的层面。我期盼有一天,人生的星火在某一个恰如其分的地点让我自内而外地敞开心扉。而那晚星星点点的微弱渔火,在江水的映衬下,竟一瞬间打开了那多年的心灵郁结。是的,和万家灯火安宁温暖的光芒相对渔火是渺小的,微弱的。殊不知,那样的渔火是适应我的,这样承载着希望的渔火将世俗隔离在人群之外,点燃我心灵深处隐藏的希望,一如我在听到郭颂先生的《乌苏里船歌》的激动。原来,人世间,能够引发你心意与之相通的柔软纤弱的梦境,从来都是悄然地降临。 那些流淌的、静止的江水润泽了这个城市,也盛满了我的回忆。江水通透,波平如镜,又不知不觉充满了变幻,沁入和寂寞了人心。就在刹那间,心就安了。漂泊许久的心,竟是徐徐安稳下来。

如果说乌苏里江夜晚的渔火让我触摸到了自己的灵魂。那乌苏里江流域这块三江平原的丰饶美丽的富庶宝地,让我有了纵深的想法。在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有满、汉、蒙、赫哲、达斡尔、鄂伦春人在此居住。西周时代的满族祖先——肃慎人就利用这里的资源,制造楛矢、石和网詈等工具,狩猎捕鱼,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以后中国历代王朝都建有辖区管理。乌苏里江流域的完达山脉以茂密的森林,人烟稀少,位置得天独厚,森林草原沼泽广布,水域丰盈,又处于鸟类迁徒繁殖的重要地带。无边的林海,山林、草野,草木相间,河川交织,自然环境清幽静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是虎、豹、熊、狼、鹿、狍、狐、貉、野猪等繁衍、栖息的场所;而江河泡沼则是天鹅、丹顶鹤、白鹤、野鸭、兀鹫、鸬鹚翱翔的乐园和天堂。珍稀的东北虎,成群的狍子还在山野里奔驰,数以万计的飞鸟还在沼泽湿地、库泡中遨翔……

广阔的青纱帐和遍布的岛滩河川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抗联七军的组建地和抗联四军、五军、七军的密营地、大本营;是乌苏里江流域人民鼎力支持抗日联军的一个革命摇篮。抗联活跃在乌苏里江流域,开展抗日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斗争战歌,构成了乌苏里江流域抗日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乌苏里江、兴凯湖历史沉积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有远古时期肃慎族新开流渔猎文化;还有女真族后裔赫哲族的伊玛堪文化;不仅有乌苏里江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致文化;更有白山黑水烽火连天的抗联文化;不仅有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军垦文化;还有饱含北大荒人血和泪的“流人”文化;不仅有名声远播、乌金闪烁的煤矿文化;还有绚丽多彩的乌苏里江旅游文化;不仅有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经济腾飞的和谐文化;更有讴歌乌苏里江风土人情、人世沧桑、世态炎凉的流域文化。

乌苏里江是一条神秘莫测的江,是一条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江河,某种意义上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从远古时期的肃慎人,到现代的社会发展变化,乌苏里江多次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乌苏里江流域蕴含着华夏古老文明和古老文化的丰富内涵,闪现着当代中华文明的光彩。我期望,有一天,乌苏里江的名字会像长江的名字一样,回响在世界的上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