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小白
01
本号昨天刚写完,在中心城市抢人正酣的背景下,18个三四线城市发起了人口保卫战。
这18个城市有安徽的芜湖,以及河南除郑州以外的17个城市,洛阳、开封、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
今天发起人口保卫战的三四线城市数量,又再增加了一个,这个城市就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
9月25日,宜昌市政府网站发布重磅文件,正式宣布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文件规定:
全面取消“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保”迁入城镇的条件限制,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夫妻双方父母可在经常居住地(购房、租房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全市统一新型户籍制度。
换言之,如今来宜昌落户,来者不拒。
文件还规定,如果来宜昌买房,或者学历在大中专以上且年龄不超过45岁,或者来投靠亲友的,都可以当场办结落户手续。
如果说作为一个三线城市,宜昌取消落户并不意外的话,那在落户的同时,宜昌还宣布,高校毕业来来宜昌可享受生活补贴,如果买房,还可以按照条件打折。
按照规定,博士研究生在宜昌买房享受8折,硕士研究生享受8.5折,本科生及以下享受9折优惠。如果是租房,也可以按照等级享受到优惠政策。
除了住房优惠外,按照人才级别,还能享受到生活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元。如果来创业的,则给予0元创业补贴。
02
昨天我们已经分析过,像芜湖、宜昌这类三四线城市,即便给予再大的购房优惠,再多的补贴,与中心城市相比,抢人方面依然没有优势。
既然如此,宜昌芜湖等城市为何还要这样做?
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在如今羊群效应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再加上管理层继续做强做大中心城市的背景下,三四线城市再不发力,大多数都将沦为被抽血者,被中心城市抽血。
君不见,此前有人根据住建部公布的人口数据,梳理了一下过去几年全国各城市人口变化情况,发现有23个城市处在持续的人口流失当中。
它们分别是新民、凤城、营口、阜新、开原、德惠、吉林、桦甸、通化、临江、鸡西、虎林、鹤岗、大庆、佳木斯、穆棱、北安、洛阳、兴宁、揭阳、什邡、石嘴山、巴彦淖尔。
而另外的非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收缩型城市数量已经有80多个,主要集中在东北、西部、中部和部分东南沿海地区。
宜昌虽然被定位为湖北的省域副中心,但距离省会武汉较远,直线距离公里,难以享受到武汉的辐射力,也非武汉都市圈中的城市。
03
或许恰因如此,在过去今年内陆省会集体发力的时刻,宜昌发展受挫,经济排名从年及之前的第二位,滑落至如今的第三位,被襄阳超越。
年GDP增速只有2.4%。
人口方面,宜昌最近今年竞争力也是越来越弱。
数据显示,年~年,每年常住人口增量在1万多一点,最近两年,一万都不到,尤其是去年,只增加了0.03万人,也即是人。
这就是在省会城市强势崛起的大环境下,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又没有特殊产业优势的三四线城市的写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你不知道宜昌去年常住人口增量为人是什么概念,那就看看去年中心城市的人口增量规模吧。
下图是去年人口增量在10万以上的城市。
去年人口增量最好的深圳,一年增加了约50万人,广州增加了40.6万人,西安38.7万人,杭州增加了33.8万人,成都、重庆、长沙、郑州、佛山增量都在20万以上,青岛、南京、宁波、济南、合肥、厦门、南宁等都在10万以上。
面对中心城市的疯狂抢夺,像宜昌这样的省域副中心都有可能沦为被抽血者,遑论其他城市。
也难怪,像芜湖、洛阳、开封、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这些城市,发起人口保卫战,再不保卫,就晚了!
后续必定会有更多三四线城市取消落户限制,给补贴,给购房补助。
但这丝毫阻挡补助小城市人口往大城市流入的趋势,因为国家的政策资源、公共交通、医疗、教育资源都在往中心城市倾斜。
相比于这些优质的资源,三四线城市的取消落户限制,给补贴给购房补助等这些小恩小惠,打动不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