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免签羡慕不中俄边境四成东北虎东北豹

国界线,对于人类来说,不可随意逾越。但在野生动物眼中,这都不叫事。日前,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俄罗斯远东办公室”4年的研究显示中俄边境活动的野生东北虎、豹中,有近四成野生东北虎、两成野生东北豹跨境频繁。

在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下属的五个区域委员会之一,亚太地区建立最早、代表性最为广泛的政府间多边经济社会发展组织ESCAP的统筹协调及原国家林业局的批准和支持下,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科研团队与俄罗斯豹地公园、俄罗斯科学院、WWF俄罗斯远东办公室组成了国际专家团队,在东北虎、豹种群生态学、保护遗传学等领域开展了跨境联合研究。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年期间,在我国老爷岭和相邻的俄罗斯豹地公园,用自动相机监测技术共发现了45只成年东北虎和89只成年东北豹,其中42%的东北虎和17%的东北豹跨境活动频繁。根据检测,仅在穆棱林业局范围内,2年内同一只雄性东北虎8次从俄罗斯跨境到我国境内活动。

经过4年的调查研究

该项目对中俄边境东北虎豹的种群状况与分布、遗传特征、扩散规律等方面有了重要研究成果。基本摸清了东北虎豹在中俄边境迁移路径和活动规律,为中俄虎豹迁移国际廊道以及中国国内廊道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老虎是领地意识极强的动物,日常生活需要很大的领地,它们跨境频繁,大多是因为要巡查或拓宽领地。大家都知道藏羚羊有迁徙通道,目前野生东北虎、豹巡查领地也会遇到需要穿越高速公路的情况,这就很可能造成野生东北虎、豹遭遇车祸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研究设立东北虎、豹的迁徙通道,在野生东北虎、豹较常经过的高速公路上,建立生态廊道。避免其与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相遇。确保野生动物和人类安全。”项目负责人说。

近日,这项研究《基于自动相机监测和分子遗传分析方法的东北虎豹跨境移动研究》项目成果报告在“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网站正式发布。这也是我国相关研究首次在该网站上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0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