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领域核心要素,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记安吉

5月26日至5月27日,“安吉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第二小学举行。县教研员、部分学科指导组成员、第二小学教研组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的成长助力。

◆◆◆◆◆

活动历程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单元复习教学研究”,聚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要素,以学科大概念统整、核心任务驱动展开复习整理,以人教版三下《面积》、四下《三角形》以及五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青年教师们经历了备课、上课、反思的“三段式”教研过程。

◆◆◆◆◆

课堂展示

胡敏《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

胡敏老师从测量的本质出发,用“24”这个数字来启发学生思考可以怎样用它与长方体建立联系,根据学生的作品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计算。接着通过任务进行推动,让学生再次体会三种单位的不同作用,通过求同、求异让学生体会“长方体的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的变化都是由一组长宽高来决定的”,三种单位的计算本质上都是在数度量单位。

刘聪《长方体和正方体整理与复习》

刘聪老师从长方体的体积入手,让学生利用规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搭出一个大长方体,让学生体会体积计算公式的本质。再根据学生的三种作品,利用任务推进到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再推进到棱长的计算。逐步推进,环环相扣。让学生经历体积、面积、长度三个维度的复习,从中认识到无论是体积、面积还是长度,都是在数单位个数,而其中的计算公式就是数法的优化。

齐小杰《周长与面积》

齐小杰老师用算式“6x4=24”启发学生思考计算的是长方形的什么,并在方格纸上画一画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作品来复习长度和面积单位,初步感知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累加。在摆、画、描中感知周长不变、面积改变的关键是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变化。最后用任务进行推进,用算式“6x4+3x2=30()”来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调动学生对面积、长度的思考,在正方形的基础上改造图形,深化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复习。

凌丽娟《长方体与正方体复习》

凌丽娟老师从特征出发,反推本质。通过“画”棱长和、表面积和体积为24的长方体。回顾长方体棱、面、体的特征与计算。在操作想象中求“联”,整合知识,建立结构。通过画、拆等活动,帮助学生回忆整理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在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通过“拆”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维度的棱长决定了长方体的唯一性,体验到图形认识的核心点。最后从三个测量方面进行对比,思辨三次计算中“棱”扮演的角色。从而直击度量本质,让学生逐步走向深度复习。

华莹《三角形的复习》

华莹老师以概念为核心,以问题为脚手架,从单元整体视角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架构,形成知识网络,升华认知。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分析来进行知识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理解和掌握其特征、分类、内角和、三边关系等相关知识,并建立联系。学生经历想象、质疑、探究、推理的过程,发展了数学学习能力。

盛首鸿《三角形复习》

盛首鸿老师用一根小棒引入,通过剪、拼等活动,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刀、第二刀不能剪的位置,讨论怎样能拼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理解第三边的长短决定两边的位置关系。第二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已知两边的三角形,通过讨论思辨,让孩子明确已知两条边无法确定一个三角形。最后一个环节画满足特定条件的三角形,让孩子勾连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两类分类标准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之间层次分明,递进有序。

王君《三角形的复习》

王君老师用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进行前测,引导学生从边、角、顶点、高四个方面研究三角形的什么特征可以确定三角形的唯一性。明确三角形唯一性的决定因素后利用任务进行驱动,固定一条边,学生根据三角形种类确定顶点C的位置,明确点的位置关系与三角形种类的关系。

陈莉《面积的整理与复习》

陈莉老师通过长方形的核心要素长和宽回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使学生能根据核心要素形成长方形的表象,并通过给长和宽赋值,感受生活中的面积大小。紧接着探究周长相同情况下可以围成无数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长和宽除了可以是整数,还可以是小数,并会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辅以几何画板让学生感受周长相同的情况下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揭示测量本质就是“单位”的累加。

黄英豪《面积和周长》

黄英豪老师采取了逆向设计的看式画图的方式,与日常教学的顺向思路构成一个闭环学习圈,将周长与面积整体呈现,强化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度量本质的深度认知。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不是两个长度相乘,而是度量单位个数的累加。将面积和周长进行一个全面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面积的度量还是周长的度量,其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乘法计算只是对算法上的优化。虽然度量的对象从长度过渡到面积,但度量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

胡万晨《三角形复习》

胡万晨老师以“边”为核心要素。针对这一核心要素,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两种分类:按角分、按边分,进行分析,将两种分类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真正感悟两种分类的联系。本节课围绕边的关系来设置任务,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更加清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让学生发现“圆与三角形”之间也存在某种联系,让他们发现数学的神奇之处,发自内心的爱上数学。

胡卞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

胡卞锦老师从学生对自主整理的梳理图互评开始,引导学生主动关联知识,形成关系图。让学生观察梳理图,进行取舍,图形特征的关联到图形测量的关联,层层递进,化繁为简,逐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炼到度量即数标准的个数。整节课重点强调棱长这个核心要素,并让学生思考长度在不同单位度量中发挥的作用。

葛昱辛《面积的复习》

葛昱辛老师通过前测学生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方法,根据学生反馈层次的高低,引发学生思考:面积公式的由来和优势。再通过对比数格子法与公式计算,使学生理解面积公式的本质与价值。接着利用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计算其他多边形的面积,进行归整,同时在归整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

◆◆◆◆◆

课后小记

本次活动旨在研究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复习课,从材料的选择、任务设计、习题的设计等多方面聚焦“边”这个核心要素,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复盘,并从中得到新的提升与感悟。复习课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还要温故而知新,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学生空间想象、推理等数学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结构,提升思维深度。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