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丹颜编辑:李津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她是赵一曼的战友,曾任抗战时期我党在东北地区职务最高的妇女领导人,
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女性中心县委书记。
3次被捕,受尽酷刑,精神几度崩溃,却始终保守党的机密。
她用一张字条成功杀死叛变革命的丈夫,保全了革命成果。
上级赞她:“大浪淘沙,革命的滚滚洪流,荡涤着东北抗日队伍的污泥浊水。
抗日烽火,冶炼着中国革命的真金!”
她就是叱咤风云的抗日女杰田仲樵。
01
她娇小的身躯,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年1月20日,田仲樵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县八面通镇一个富裕人家。父亲田秀山爱国开明,与7名朝鲜爱国志士结成了异姓兄弟,其中一人就是后来刺杀日本高官伊藤博文、名扬中外的朝鲜民族英雄安重根。
不仅如此,田秀山和妻子修玉麟都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常年为地下党开会站岗、放哨,“田家澡堂”成为我党重要的地下秘密交通站。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田仲樵从小耳濡目染,心里早早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24岁的田仲樵在家乡毅然加入抗日救国会,成为一名交通员。
田仲樵身高只有1.5米,但性格泼辣、雷厉风行,豪情仗义丝毫不逊色于男性,抗联的同志们给她起了个外号“田疯子”,她娇小的身躯,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穆棱与苏联有着长达40多公里的国境线。年,在中共吉东特委的领导下,田仲樵开辟了由穆棱通往前苏联的秘密交通线,利用这条安全的交通线,多次掩护中共中央高级领导干部前往苏联。
地下工作充满凶险,无异于在刀锋上行走。田仲樵善于乔装改扮,她有时是田间的农妇,有时是衣衫褴褛的乞丐,有时是贵妇,凭借过人的智慧秘密游走于城乡和抗联各部队之间传递情报。
年3月10日,春寒料峭,雪花漫卷关东大地。田中樵按照周保中将军的命令,装扮成走亲戚的样子,奔赴牡丹江市,开展抗日发动工作。
日本关东军在牡丹江周围建立了几个军工厂,贮备了大量军需用品,工厂四周是铁丝网和电网,戒备森严。
田仲樵巧妙打入日军仓库的被服厂做工,工作间隙,她用民族大义感召工友,发展党员,吸收30多名工人成为反日会员,成立了中共牡丹江市委党支部。
一天晚上,仓库几名女工打扮得花枝招展,买了烧鸡、花生米、白酒等东西去迷惑看守人员。值守的日军放松了警惕,和几名女工推杯换盏地喝了起来。
与此同时,田仲樵和另一名同志在外面绕过了探照灯,把汽油洒到粮食草袋上,然后点燃,大火迅速蔓延。这场火烧了一天一夜,日军近千吨的粮食和军用物资付之一炬。
年8月,由田仲樵秘密传达情报和担任向导,抗联二军和五军联合部队在穆棱待马沟火车站附近设伏,打死日军机器化步骑兵余人,炸毁火车一列,缴获战马余匹。
几年战斗的磨炼,让田仲樵成长为东北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抗日女杰。她曾担任我党在东北唯一的女县委书记——中共宁安县委书记,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筹委会委员、军委委员,中共吉东特委委员,吉东省委委员,巡视员,成为当时我党东北地区职务最高的妇女领袖。
02
丈夫决定卖国求荣那一刻,她和他就已成死敌
年,全面抗战爆发,日军打进关内,切断了关内外的联络,来自关内的支援少了很多,东北抗联的处境更加艰难。随着上海、南京相继沦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对已经苦苦坚持了7年的东北人民来说,胜利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一时间人心浮动。就在这时,我党在东北地区的高级领导,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背叛组织,携款投敌。这让东北抗联组织雪上加霜,田仲樵也因此被捕。
在党组织全力营救下,她成功脱险。然而,没过多久,年春节,田仲樵化装成乞丐在宁安城边要饭时,再次被捕。
敌人对田仲樵用尽酷刑。用烧红的烙铁烫她的胸部、腹部、腿……田仲樵被折腾得体无完肤。辣椒水呛得她涕泪直流,肚子鼓胀得吓人,敌人用杠子压住她的双腿,紧接着挤压她的肚子,满腹的辣椒水像喷泉一样从口中喷出。还有老虎凳、钉子筒……数不清的刑罚,让她不知昏死过去多少次。
醒来的时候,她想过自杀。可她不能。穆棱通往前苏联的秘密交通线,她是惟一的联络人,整个牡丹江地区的情报网也由她一个人掌握,如果她死了,这些秘密就将永远被埋藏。在这个紧要关头,抗联再也经不起任何风波了。
敌人没能从田仲樵的嘴里得到任何情报,只得将她关押起来。渐渐地,敌人放松了对田仲樵的管理,让她帮着清洗衣服,允许她出来活动一会儿。
一天,田仲樵从牢房中出来活动时,一眼瞥到自己的丈夫荀玉坤衣装整齐,与日军相谈甚欢。只一眼,让她如坠冰窖。与此同时,藏在田仲樵心底的疑团一下子被解开了,怪不得她一直小心谨慎还是落入贼手,原来是他。
连续几晚,田仲樵在阴冷的牢房里,夜不能寐。往日恩爱的一幕幕,在心头闪过。那个呵气成冰漆黑的夜晚,他挽着她,俩人踏着没膝深的积雪,他把厚实的大手塞进她的衣兜,“冷吗?我给你捂捂。”
山路寂寞,俩人一起唱《在松花江上》,当唱到“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他喉头哽咽了,她一样眼中晶莹。
想到他竟然无耻叛变了,田仲樵心痛得近乎窒息……他们明明曾是风雪同路人。
思前想后,田仲樵做了一个重要决定,除掉荀玉坤。从最亲密的战友、伴侣到死敌,田仲樵似乎没有选择。只有这样做,才能避免革命出现更大的损失。
田仲樵写下一张字条:联络地点,前刁翎山后歪脖子松树旁石砬子的第三个石缝。落款人AK。
她趁着替敌人洗衣服的当口,把字条塞进她亲手为荀玉坤缝制的裤腰棉夹层里。不出所料,字条很快被日本人发现了。在被弃用的联络点,敌人发现了共产党联络过的痕迹,荀玉坤被枪决了。
得知消息,田仲樵如释重负,隐隐地,还夹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凄凉:从此以后,漫漫风雪路,就只剩她自己了。
03
她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但她心里从未忘记自己的信仰和责任
荀玉坤被枪毙后不久,田仲樵在东北军民的帮助下,第二次逃出虎口。年,田仲樵正准备与延安派来的特派员倪景阳接头时,再度被出卖,在牡丹江市被捕。
这一次,日寇变本加厉地折磨她。用钢丝皮鞭抽她的身体,往她指甲里钉竹签,她疼得死去活来。在电刑椅上,失去意识的她,隐隐地觉得自己正走在去鬼门关的路上。
忍无可忍,她从二楼窗户跳下,全身多处骨折,却没有摔死。这一次,连死都成了奢望。日本人大张旗鼓地把她从牡丹江押送到哈尔滨警察厅,押解途中,还别有用心地给她穿上日本和服。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她变节了。
在哈尔滨,关东军更加丧心病狂地折磨她,那些曾加于赵一曼的刑具,又一次次施加在伤痕累累的田仲樵身上,他们把对抗联的痛恨与畏惧都发泄在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身上。一次次疯狂的虐待,田仲樵终于“疯”了,她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但她心里从未忘记自己的信仰和责任。
整整4年时间,田仲樵的踪迹全无,抗日女英雄“田疯子”成了传说。有人说她叛变,但奇怪的是,无论怎么查证,没有一个地下组织被破坏,没有一个地下党员被出卖。她的下线,也没有一个人因为她而被捕。
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党组织在监狱里发现了奇迹般幸存下来的田仲樵。此时的她,双腿几乎不能走路,心脏和精神也都出了问题。经过治疗,她渐渐恢复了神智。
一天,她听人说九十五顶子山和拉林河上游有部队在活动。田仲樵认定这是已经牺牲的抗联十军汪雅臣军长的剩余部队。她不顾自己的身体,让人架着跋山涉水跑到五常的深山密林中,找到了这支孤军坚守的人队伍。
此时,部队还不知道日寇投降、战争已经结束。田仲樵把这支幸存下来的抗联部队带出莽莽群山,亲自交到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将军的手里。
解放后,田仲樵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孑然一身。但她并不孤单,她先后收养了十几个烈士遗孤。还是那片白山黑水,还是那片冰天雪地,她用母爱和阳光与孩子们偎依取暖。
4年7月,央视拍摄大型纪录片《寻找英雄》,节目组在东北采访时,医院抢救,她睁开双眼,泪流满面:“你们还记得我们啊!”遗憾的是,节目组还未来得及拍摄,老人就过世了,享年99岁。
这位英雄的世纪老人,用自己充满传奇的一生经历,见证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屈辱与抗争。
抗战期间,有记者问一个无名的军人,抗战胜利时,你准备做什么?军人回答,那时候我已经死了。
14年的屈辱抗争,不屈的中华儿女!
那些长眠在白山黑水间的英雄们,他们或许来不及听到,几十年后,后辈们唱起那首《在松花江上》是何等的慷慨激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