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历史
1、挖掘红色历史,编写红色文献。鸡冠区“五老”韩照源广泛搜集红色史料。他遍访鸡西、牡丹江、哈尔滨、大连等地,翻阅旧书摊,查阅档案馆,搜集到红色史料余件。写出了《鸡西七条红色交通线》《红灯记原创在鸡西》、《刘亚楼将军在鸡西》、《鸡西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等10余部专著。麻山区林万生等“五老”走访全区烈士家属,到林口、穆棱、哈尔滨等地查阅文献资料,用五年时间编写出3万多字的《麻山革命老区抗日故事录》,叙述了麻山人民的抗日斗争故事和英雄事迹。密山市黑台镇关工委专访了抗战老兵周敬海,撰写了《革命火种永驻心中》。鸡东县“五老”王效明撰写了《鸡东抗日烽火》。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五老”整理红色资源编写各类教材40余部(篇)。
2、参观红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各级关工组织充分利用鸡西红色教育基地众多这一优势,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年,以建党96周年、建军90周年和建市60周年为契机,利用清明、“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普遍组织青少年到鸡西博物馆、虎头地下要塞、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北大荒纪念馆、东北老航校、“铁牛号”蒸汽机火车头陈列馆等基地参观。密山市第四中学关工领导小组会同校团委,与长春空军工程大学联合开展“寻根之旅”活动,挖掘和弘扬东北老航校精神。近两年来,各地组织青少年参观次,有名青少年参加。仅虎头地下要塞、二战终结地纪念碑就接待参观66批次、名中小学生接受教育。
3、讲述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鸡东县关工委组织9名“五老”深入镇内7所中小学讲鸡东抗日斗争史、鸡东发展史,有名师生受到教育。“五老”任书林作完报告刚一走下讲台,就被广大师生团团围住,与他主动交流,有5名少先队员向任爷爷敬礼并献花。全国优秀“五老”宣讲员刘焘到虎林的中小学校宣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滴道区“五老”讲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有32名“五老”讲革命传统故事47次,有余名青少年受到教育。
丰富活动载体,注重联动效应把红色传统教育作为一根红线,贯穿于关工组织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实践之中,使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1、与“两史”教育相结合。去年以来,全市“五老”作“两史”辅导报告场,受教育青少年人。今年清明节期间,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了祭奠英烈、网上签名寄语活动,表达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市一中、二中、实验中学关工委配合团委组织近人祭扫烈士墓、举行入团宣誓仪式。麻山区关工委姚利芳以《苦难辉煌》为蓝本,撰写讲稿并制成课件,为英林学校全体师生作了《讲“两史”读好书》辅导报告,感染力强,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与“三爱”主题教育相结合。全市中小学、社区和行政村共建立红色图书室个。滴道区关工委安排社区和村屯“五老”在图书室轮流值班,指导阅读,推荐书目,全天候为青少年服务。鸡冠区关工委请刘长林、袁守道、张玉林、姜宝敏等劳模“五老”作事迹报告,感染力强,影响深刻,反响强烈。恒山区二道河子办事处关工委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我和爷爷奶奶比童年”活动,让孩子们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虎林市宝东中学、麻山区英林学校分别开展“接过老兵的旗帜”、“重走抗联之路”演讲和拉练活动,抒发争做时代新人豪情。全市组织“五老”作“三爱”主题教育辅导报告场,受教育青少年6万余人。
3、与“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相结合。教育引导青少年认真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深刻变化,激励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两年来,全市“五老”编写“乡土辅导教材”74篇,余名“五老”参与辅导,余名青少年参加演讲和征文活动,多名中小学生和青年职工参加了各级演讲和征文比赛。
三、激活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注意发现、树立和宣传青少年中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这些身边典型教育广大青少年。
1、宣传时代楷模,放大教育效果。把全省“道德楷模”“读书状元”、“青年科技致富(创业)能手”、“新三好学生”、“美德少年”“关爱标兵”作为重点对象,大力宣传他们身上的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年,总结全省“道德楷模”、“读书状元”、“新三好学生”徐赛男和全省“读书状元”杨茗贺的先进事迹。从-年,市关工委多次在三级媒体宣传鸡东县幺海燕爱心助学团体的先进事迹,激活广大青少年内心深处的红色基因。近年来,仅鸡东县就陆续成立了“光彩事业促进协会”、“天才教育中心远程教育基地”“会民志愿者协会”和“公益道德讲堂”。今年初,县教育局机关38名干部全部加入了“爱心集合号”。
2、强化社会实践,培养良好习惯。让青少年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注入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一是组织劳动实践,培育艰苦创业精神。全市设立青少年劳动实践场所余个。今年以来,组织青少年参观次、劳动实践次;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麻山区关工委组织学生到石墨产业园、农业科学种田示范区和国家公益林参观;鸡冠区教育局、鸡西树梁中学、密山明德小学组织学生到农业种植园和校办农场劳动;市第十九中学设立厨艺室、茶艺室,梨树区太阳升小学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比赛,为学生勤动手搭建平台。二是组织课外实践,培育高尚情趣。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手抄报”系列活动,有70件作品在全国获奖。其中:一等奖6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23件,优秀奖30件。鸡西市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广泛开展“老少同乐、牵手筑梦”活动,去年以来,老少同台演出97场、演出节目多个,近4万人观看演出。充分反映区矿共建成果的城子河“双阳”大舞台,注重培养青少年文艺骨干和音乐人才,以红色经典为教材,常年对青少年进行文艺表演、声乐器乐等方面的培训,共举办少儿电子琴、竹笛、葫芦丝等器乐培训班18期,培养出优秀学员30多人,考入音乐学院3人,有一人在全国少儿器乐大赛黑龙江赛区获金奖。市诗人协会韩杰、陈启新、安振海、李太忠、腾范杰、许琴等“五老”在青少年中建立“少年诗社”,辅导红色经典,指导诗词创作,培养了一批小诗人、小节目主持人。在全国第二届、第三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读大赛中,鸡西两次获得最佳组织奖。“五老”袁守道指导东风小学创建了“红领巾邮局”,将集邮文化引进校园,东风小学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三是组织公益活动,培育社会责任。组织学生参加清理垃圾,清洗小广告、义务植树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让他们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组织学生到社会福利院慰问、照顾孤寡老人,增强青少年仁爱意识,让他们懂得关爱弱势群体、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组织学生担任“小交警”、“小志愿者”、“小记者”、“小宣传员”,使他们“模拟”进入社会角色,增强接好班意识,让他们懂得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3、深化学创活动,践行核心价值。一是深化“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活动。坚持纪念日活动与常态化活动相结合,组织中小学生召开主题团队会、重温入团入队誓词、撰写纪念文章、编发手抄报黑板报、开展演讲征文比赛、举办雷锋事迹报告会、开展公益活动等,让雷锋精神入脑入心、发扬光大。两年来,全市中小学举办雷锋事迹报告会72场,学雷锋做好事余件,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多人。二是深化“做美德少年”活动。全市涌现出“新三好学生”名(活动以来);市级“美德少年”名(16-17年);市级“好习惯示范生”名(12-17年)。虎林市关工委坚持在小学校组建道德银行、开展“十小”评选活动。5年来,共评选出“十小”名。由虎林市第一小学发起的“道德银行”存储活动8年多来,陆续在全市小学中全面推开,收到显著效果。三是深化“向身边典型学习”活动。几年来,全市树立了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先进典型。他们是:热爱家乡、热爱劳动、勤劳致富、不忘社会责任的省市青年创业致富能手黄旭才、刘思达、孔庆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