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区从砍伐到森林管护的演变过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2/c9oekn7.html
从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似乎永远也砍不完,突变到放下“砍斧和锯“实施森林管护,这是东北林区人们始料未及的,无止境地贪婪、狂砍,潜意识里有森林可再生性和再生的长期性,但他们忘记了,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可再生性和结构功能的稳定性,是建立在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遵循森林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基础上的,那是不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才能实现的。需要漫长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当森林在不知不觉地渐变,人们惊觉以无木可砍之时,事物的性质早己走到了不得不放下“斧头和锯”的程度上来,传统的观念“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无节制的滥砍滥伐,在自然的法则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必定大山,不像自家的自留地里的“葱”,今年拔光了,明年还有。忽视了森林生产的储量与年生产量之间存在着一个数量差距的问题,森林资源储量与采伐量比最少是17:1,最多为50:1,这和随手在院子里拔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大兴安岭内蒙林区大兴安岭内蒙古林区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和内蒙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素有落叶松之乡之称。都是建国后有组织地“砍伐”,计划经济时期,供应全国百废待兴的建筑、煤矿、造纸、造船、和铁路建设等,做出巨大贡献,同时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赢得了“林大头”、“林老大“的称号,这种戏谑不过是说:林业只管生产,国家统一调拔,林业局就是个生产单位。据统计大兴安岭、内蒙古林区累计生产木材超过14亿立方米,其中商品材,大兴安岭为1.3亿立方米,内蒙林区为1.7亿立方米,全国用材每10根木材,有3根出自东北林区,直至东北的大山终于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奉献给人们为止,这多少有点像竭泽而渔,砍伐殆尽的做法。大兴安岭贮木场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在清朝的禁封政策下,主要是为保护游牧渔猎民族的生活和皇家龙脉,客观上说对森林没有破坏。随清朝未年禁封的解禁及日本人对东北资源的觊觎,至建国除小兴安岭“伊春”林区未遭掠劫外,据统计长白山、汪清、敦化、穆棱、牡丹江等林区,以遭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的破坏,这姑且有历史上的原因,是朝代更替所造成的。从建国至停伐,小兴安岭林区累计为国家生产2.4亿左右的木材,大山也精疲力竭了,除了哀叹也别无它法了。小兴安红松林东北森林资源锐减分二个时期。第一、建国初期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对林业实行的是“大会战”,能采多少是多少,涌现出一批林业劳动模范。这一时期也是林区基础建设,人口大量增长的时期。更是国家基础建设用材高峰期,木材实行统购统销,由国家制定生产计划。第二、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各林业局有木材定价权、销售权,为了多销多得,只有拼命采,靠薄利多销原材料来维持林业的运转,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木材的附加值都不高。由于是国企转轨搞市场经济,没有成熟的市场销售经验,木材销售环节完全是乱象丛生,搞的见多识广的外地木材商贩,在木材销售初期,不断地往家发电报:“钱多人傻,见电速来东北发财”。乱砍乱伐,森林火灾,偷盗采横行,是森林锐减期最快的时期。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年4月1日。国家实施国有林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的政策。东北林区长达近50余年的采伐生产作业就此画上句号,同时也迎来了森林生态恢复建设发展期,砍树人也变成了护林人。森林的阵痛虽以过去,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深深地沉思,更多地是下一步如何经营好、保护好、培育好这片森林,让它发挥更应有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