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
一个县域GDP超亿或地方财政收入超10亿,是我国绝大部分中西部省强县(市、区)的经济指标衡量标准。
一个县域GDP低于50亿或地方财政收入低于5亿,是我国除西藏青海两省(区)外最不发达县(市)的经济衡量标准。
这两大标准如果放在上世纪被称为“北大仓”的黑龙江身上,似乎相当不合时宜;然而时过境迁,现今用这两大标准来看黑龙江的县域,很少有人再提反对意见。
有些人会说,知道黑龙江县域衰落了,但没想到衰落得这么厉害。为了大家能够对黑龙江县域经济有个明晰的认知,我将其形象地归纳为经济弱县“两有”且比比皆是、经济强县“三缺”且寥寥无几,“双低”欠发达县全国罕见。
经济强县“三缺”:地方财力超10亿县2个,GDP超亿县5个
通过查阅近两年来黑龙江县域经济统计数据,可以得知,其有三大缺失:一是连续数年缺失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黑龙江GDP最高的五常市年仅有亿,与全国百强县最后1名相差仍在两倍左右,相距甚远。
二是GDP超亿的经济强县缺失。年,一个省的经济最强县GDP还低于亿的在全国已屈指可数,除黑龙江外仅有甘肃、西藏两省区还暂时没有。
三是地方财政收入少于10亿的经济强县近乎缺失。
年、年连续两年,黑龙江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超10亿的县仅有肇东、漠河两个县级市,而放眼全国,各省地方财政收入超10亿的县(市)各省平均有十几个左右。黑龙江“10亿县”数量排全国倒数第二,仅比甘肃一个也没有稍强些。
这些“三缺”外经济强县(区)有五常、嫩江、肇东、阿城区、双城区、北林区、安达市等。这些县域中,超GDP亿的都寥寥无几
经济弱县“两有”:GDP低于50亿县15个,地方财力低于5亿的高达70多个。
与经济强县中没有全国百强县、没有GDP超亿县、少有地方财力超10亿县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欠发达县却有一大批。
这些相对欠发达县,要么是GDP低于50亿的县,要么是地方财政收入低于5亿的县。
低于50亿GDP的县(市、区)有15个,依次为:阳明区、加格达奇、友谊县、逊克县、爱辉区、漠河市、梅里斯区、嘉荫县、丰林、孙吴、塔河、南岔、呼玛、大箐山、汤旺等,约占到黑龙江县域的五分之一强。
地方财政收入低于5亿的县在黑龙江省可以说是遍地都是。除肇东、安达、富锦、嫩江、五大连池、五常、北安、龙江县、穆棱、漠河、海伦等11个外所有县域均低于5亿。这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状况全国罕见,仅有西藏、青海、甘肃等地与此相似。
其中,低于1亿的县还有呼玛、塔河、大箐山、汤旺、丰林、南岔等6个。
“双低”欠发达县6个:呼玛、塔河、大箐山、汤旺、丰林、南岔
通过上述统计数据显示,在黑龙江全省,GDP低于50亿且地方财政收入不足1亿的县还有6个,它们分别为呼玛、塔河、大箐山、汤旺、丰林、南岔等。这6个县也是全省经济发展最差的一批。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最低的大箐山县仅有0万,这样的标准放在西藏青海都相当少见。
南岔、呼玛、大箐山、汤旺等4县GDP均仅有十几亿,这样的县域在全国也仅有50多个,也可以归入县域经济总量最少的一批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