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战线全体监督执法干部,在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战疫情、防大火,勇于逆向前行、甘于吃苦奉献,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竭尽全力做好人民的守夜人。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行业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突破历史、建章立制,实现消防安全隐患“不增新量、减少存量”,确保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延续火灾形势平稳的良好态势。
超前谋划工作开展,确保有序推进
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支队通过基层调研、上门走访、座谈研讨等方式,在征求各区县政府、19个市直有关部门和总队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在全省首发《牡丹江市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为确保准确落地,市政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推动市编办将《实施意见》中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列入各部门(单位)“三定”职能,并将消防执法改革任务作为市委深改委重点评估项目和人大、政协年度视察内容,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支队提前谋划牡丹江市政府“十四五规划”和“消防救援事业专项发展规划”,主动对接市发改委,聘请社会专业团队和知名专家指导“十四五”规划编制,创造支队历史,首次将消防工作,即“三年专项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项重点工作纳入规划、做大做强、做成模板,切实提升工作一体化、法治化水平,树立“规划即法、有法必依”理念。
党委政府高度支持,打好开局之战
支队提请市政府办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开展示范引领,并将三年行动作为全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内容以及县(市)、区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内容,工作成效与目标绩效考评相挂钩。支队高标准开展四类场所整治工作,“两个清单”全部建立完毕,结合全市实际,因地制宜下发各类子方案,创新建立高层住宅档案,确保高层建筑一档清;在万达广场、世贸假日山水小区召开全市商务系统暨大型商业综合体、住建系统暨住宅小区标准化管理现场会,实地讲解小区车道施划、警示标志设置、电动自行车治理、充电柱设置、消防主题小广场、“口袋经理”公示板、消防控制室、“深度提醒”装置、“消防井盖”文化等建设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方法,提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住宅小区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强化火灾防控处置能力。“固本培元,创新驱动”打造消防标杆示范村,结合牡丹江市宁安多元化消防力量体系建设成功经验,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农村消防工作新路子,相继打造出宁安市前阳村、海林市永安村、穆棱市红星村等一批乡村消防安全管理标杆示范村。
理清农垦森工旧账,推进基础建设
支队充分调研农垦、森工系统消防救援队伍建设工作,掌握其消防行政职能移交后,队站建设、人员编制、规划布局、公共消防设施、监督检查、灭火救援等整体工作情况,撰写调研报告,推动市政府将垦区、林区消防救援队伍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十四五”整体规划和消防事业发展规划。通盘考虑全市消防基础建设情况,年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物防技防措施建设超额完成任务,累计建设上水鹤10个、墙壁式消火栓22个、市政消火栓60个,提请市规委会会议审定,开展“随路建栓”消防水源建设,将市政消火栓纳入道路新建、翻建配套建设。支队筹措余万元,完成3站、1馆、6小型站建设工作,推动市政府完成50名合同制专职消防员招录工作。支队向市政府呈报《关于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基础建设纳入市政府老旧住宅小区改造的请示》,提请市政府开展老旧小区整体改造的同时一并对消防设施等问题进行处理,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牡丹江市区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牡建联发﹝﹞5号)文件,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超标准将小区微型消防站、地上式消火栓、独立式烟感报警器、无线红外双向消防安全语音提示器、消防宣传阵地、打通“地上生命通道”等6项工作列入改造计划。
注重民生消防工作,立足为民服务
支队高度重视“生命通道”整治工作。全市符合施划“生命通道”条件的家重点单位和个新建住宅全部完成按标识化管理工作,按年计划改造的个老旧小区也全部完成改造,全市累计施划消防车通道.27延米,设立警示牌个。并逐个小区、逐个单位建立“生命通道”档案,建档留存。推动市消安委印发全市《关于禁止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的通告》,在全市住宅小区进行广泛张贴,并在牡丹江市委网信办官方平台进行发布,形成强大舆论声势,增强民众参与度,共同整治侵占消防车道行为。支队导向治理占用消防车道违停问题,提请市政府加强停车资源建设,将“停车场规划和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市政府专题会议通过“关于城区静态交通智能化项目建设有关事宜”,确定停车设施建设方向,20年已在全市范围内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余个。支队与市交警支队充分调研、实地踏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潮汐停车、限时停车”模式,在牡丹江市19条街道开展限时时间从30分钟、1个小时到10个小时不等的限时停车,有效地减少了违法停车、乱停车致使占用消防车道情况的发生。
聚焦社会管理水平,采取创新举措
支队创造性提出“1+3+N”社会单位工作法、“1+6+N”行业部门工作法、“1+9+N”农村消防工作法等三个三年行动工作法,全面屡清三年行动工作思路,为全市各地三年行动迅速落地见效,提供成功经验;广泛吸取、活学活用,首创三项工作举措,“一板知工作”,创新“口袋管理”模式。在不同场所设置“消防安全‘口袋’式管理公示板”,通过消防“留”作业,单位“写”作业,构建“责任更清、服务更亲”的新型服务模式;“一句懂安全”,创新“深度提醒”装置。在重点区域设置语音提示器,提示最需注意的消防安全事项,建立非见面式精准投送的新型宣传方式;“一眼寻消防”,创新消防“井盖文化”。结合不同类型场所的消防安全需求,将消防安全提示语粉刷到各类井盖之上,把毫不起眼的井盖变为消防宣传的新平台,打造消防文化风景。支队创造性提出“无火日”、“无火村”等概念,明确标准,制定举措,为各地党委考评干部提供综合依据,增强全市各地保持火灾形势高度稳定的工作动力。并协调市住建部门将打造“无火社区”工作标准纳入《牡丹江市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同推进、同部署,有效减少社区火灾发生。
规范执法质量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支队制定《17类场所消防安全“口袋经理”管理指导意见》,利用信息化手段“线上”服务指导,创新“线下”监督指导,构建“亲”“清”新型政企关系。修订《牡丹江市消防救援支队法律双审核工作指导意见》、《消防执法档案管理制度》,将火灾事故调查,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行政处罚纳入法律双审核工作,进一步加强消防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案件质量,强化消防执法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基层法制人员的法核能力。确立业务能力在防火监督工作中的“生命线”作用。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能力素质”入手,在防火战线内明确“周小考、月大考、年比武”的考核机制,将业务学习常态化,在全体防火监督干部中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浓厚氛围,逐渐提升监督干部的业务能力,举办了全市第一届“火焰蓝杯”防火岗位比武竞赛活动,全市11个大队的76名防火监督干部参加了比武竞赛。支队高度重视,在家党委常委全程监考,提升了全市消防监督干部重业务、学业务、比业务的浓厚氛围。支队在全省“火焰蓝杯”防火岗位比武竞赛中,取得全省团体第二名,个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提升火调工作站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1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