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达3000多公里后,完达山一号重回

“因为刚下过雨,足印特别清晰”林业局的巡护人员兴奋地说,从掌垫的形状判断,非常像那个大闹一场被放归的“完达山一号”。

6月8日,据上游新闻报道,龙江森工集团监测团队透露,那个脚印就是“完达山一号”的,这也是它被放归一年之后,再次回到穆棱林业局辖区。

“完达山一号”定居了?

监测团队提供的图片中,“完达山一号”的大脚掌和下雨打落的花瓣交叠在一起,看起来别有几分趣味。巡护人员王宏伟说,他发现疑似足印是在5月29日早上7点左右,第一时间就上报了。

其实这不是“完达山一号”第一次出现在穆棱林业局辖区内了,今年4月11日夜里,就有红外感应相机记录下了它的身影。从年5月被放归至今,它已经溜达了多公里了,黑龙江和吉林都有它的足迹留下。

如今返回穆棱林业局辖区,保护区工作人员推测,它应该还是比较适应这边的环境,已经在这边定居了。

一年前一巴掌拍碎人家玻璃

年4月,一只东北虎溜进了黑龙江省,追车、扑倒干农活的女子,在临湖村一亮相就吓坏了一位村民,他的妻子闫大娘说,当时老伴跟老虎就隔了一扇窗,老虎在窗户外面趴着,发现人之后一巴掌就把后屋的玻璃拍碎了,谁见过老虎啊,他当时吓得不行,还好没开门出去。

闫大娘说,她当时在院里收拾玉米,看见老虎扒着玻璃想进屋,大喝了几声,老虎就慢悠悠地转身,朝着牛棚的方向走过去了,最后趴在一个房子夹缝的草丛里不动了。闫大娘赶紧叫路过的人报警。

之后它又换了好几个地方趴着,期间又去了一组的居民区。村民周大爷说,自己家那三条看门狗都凶得很,来个人就上蹿下跳地叫唤,那天老虎来的时候,它们仨一声都没敢出,吓得直打哆嗦。

后来,老虎在周大爷家附近被打了麻醉针,装进铁笼送走了。村民张大姐说,那老虎中了一枪麻醉之后没倒下,又往外跑了一段,工作人员补一枪之后老虎才彻底倒下,她在屋里听老虎的叫声都震耳朵,装进铁笼子之后,6个壮汉花了不少力气把它抬到了车上。当时还有人大着胆子去摸老虎,不过被制止了。

在外溜达这一年咋过的?

年5月,“完达山一号”带着项圈在穆棱被放归自然,它也是我国首次成功救护的野生东北虎。

当初的救护人员称,这个项圈的主要作用就是监控一下它的生活轨迹和区域,了解一下能满足东北虎食物链的空间有多大,从而避免再次出现人虎冲突的事件。

年5月30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它被放归后,各地的相机和监测体系拍到过它10多次,监控里的它看起来非常健康,对项圈也适应良好。

闯进村庄时,“完达山一号”还是个2岁多的未成年老虎,放归这段时间,它也慢慢成长了,捕猎的猎物从体型比较小的狍子,慢慢转向了更大的猎物,例如野猪,说明它的捕食能力正在稳步提升。

如何和谐相处

检测人员介绍,“完达山一号”在外这一年没再造成过什么重大冲突,路过居民聚集点或者放牧点78次中,只有2次发动了捕食,一次是捕牛一次是捕羊。它自己也会主动避开居民所在的地方,回避与人产生正面冲突,从拓展探索范围、捕食等方面来看都非常正常。

有专家分析,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最终它应该会有一块固定的领地。

野生东北虎的出现,证明当地对动物种群繁衍保护得很好,但同样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人类和老虎的栖息地相互隔离,造成人虎冲突的问题。东北虎在哪里是自由的,哪些地方是人可以跟老虎和谐共存的,哪些地方是需要严格管理的,只有划分精准了,才能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还有,应该给大家科普一下东北虎行为学的知识,比如看见老虎不要开车去追,也不要搞个无人机追,大家互相了解了,才能更好地和谐共处。

部分素材综合自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上游新闻、黑龙江日报

编辑:李常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5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