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改革开放新时期背景下的新史诗叙事

白癜风检查到中科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文/叶毅凯

年,时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的蒋开儒在阅读了记载邓小平同志在深圳视察的报告文学《东方风来满眼春》之后,和妻子说自己要去深圳。

“我当时就跟老婆说,我要去深圳了。”

老伴说,“你去做什么?”

“我说,总有活路的。老伴知道我脾气,便开始凑钱,最后凑了块钱。我就买了硬座票,从哈尔滨坐到深圳。”

这也是当时很多人去到深圳的方式,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那时的深圳,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而言,就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代表了希望,代表了发展,代表了市场,代表了最朴素的致富希望。

蒋开儒在来到深圳之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了《春天的故事》,而在这首歌传唱了30年之后,在深圳曾经的“关外”——龙岗,上演了一部大剧场话剧,《燃烧的春天》。

我是在8号首演场看的,说实话在看之前了解到这一命题,我是有些担心的,因为在如今的时代,很多创作者们拥有了平稳、充裕的创作环境,他们成功掌握了宏伟叙事的技巧,却失去了对真实生活的感知能力,甚至失去了对真实人性的体恤。

万幸,在看过全剧之后,我打消了疑虑,编剧的笔法平易详实,演员的表演热情真诚,导演的手法克制准确,是少有的描写深圳作品中可以真正做到从深圳本土出发的作品,这也是因为主创团队全是深圳本土成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看到他们对于自己生长的土壤热切的爱,作品很好地做到了以小见大,从龙岙村一个小村庄在我国经济改革的最前沿几十年来的变化,谱写出了一部属于深圳、属于改革开放的人民史诗,而且在以小见大的同时,还做到了对真实生活的细致体察,对人性的温柔体恤,通过阿有、朱彪、春凤、芙蓉、江山等角色的命运起伏,反映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给普通老百姓命运、内心处境的改变。

站在如今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回望过往看,其实是很难的,因为历史节点太过于明晰,反而个体的人们在其中的作用变得很小,所以很容易就变得大而化之,一笔带过,着急去写在特定历史时期节点的事情,而看不到其中的人。而在《燃烧的春天》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试图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的野心,但故事的发展却没有遵循特定的历史节点,让人成为历史的点缀,而是从每个人物的角度出发,让观众看到了每个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所思所想。我们可以看到朱彪从野心勃勃、极力鼓动发展到沉淀下来思考自己的过程,阿有从懦弱幼稚到成长为一个真正可以扛起一个村发展的村主任,我们还可以看到有情有义的春凤,就算是丈夫犯下重罪依旧为他还清欠款,而在还清之后她也真正认清了自己可以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些人物都能透出编剧对于自己笔下人物的喜爱与悲悯。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地方,戏剧是研究人的艺术,不是报告文学,只有真正做到对人性的体恤,才能讲好一个故事,编剧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甚至我认为他探索出了一条属于深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背景下新史诗叙事的道路。

舞台并没有采用实景,而是巧妙地用几个大的金属框架来进行拼接组合,形成不同的场景,这是相当讨巧的,从呈现出来的效果来看也还不错,在舞台上呈现了很多场景的变化,但这种大框架搭建的舞台有一个毛病,就是他只能进行平行移动,缺少一些灵动的东西、轻的东西,这在表现一些细腻的人物情感时多少会受这个空间的限制,比如在朱彪回乡后的那场戏里,导演用了很大的力气去营造诗意感与时代变迁的岁月感,演员也很努力地执行导演给出的行动,但却总是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演员在舞台上完全是透的,从观众的视角是看不到演员想象出来的空间感,而这段戏本身没有台词只有音乐,就导致这段戏很容易出戏,这可能是这个舞美存在问题的地方,我个人建议是在框架上多增加一些变化,让演员可以真正把这个框架用起来,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支点来使用。

从表演来说,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用心也非常真诚,这让我看到了他们对于戏剧的热诚,这份真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且因为我看的是首演场,所以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出现一些和剧场磨合所产生的舞台事故,而当舞台事故出现时,演员自身的适应能力就会经受极大的考验,观众也会担心舞台上的情况。就像在第二幕衔接第三幕的部分,舞台上第三幕的基础光提前起光导致舞台上换景的演员无法直接下台,虽然很快就重新收光进行调整,但仍然耽误了一些时间,而此时正在观众席和舞台中间进行表演的饰演吉庆和有余的两位演员,用他们的表演很好地将观众的目光重新从舞台上聚焦到了他们的表演上,并且同时为台上的其他演员争取到了调整的时间,让戏的衔接更为流畅了。

但可能是因为演员平时自己演戏的方式不同,能感觉到表演风格并不是非常统一,和影视不同,戏剧艺术最重要的属性就是现场性,演员和观众是在同一片空间中,所以观众也会跟着演员的心情起伏去走,这导致有些时候需要沉下来的戏,我们可以看到演员努力地去做交流判断,但是因为前面的戏太过于重了,后面的戏就很难去接,这给我们直观的感受就是戏掉下来了,这一点是排演的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因为这是一出大剧场话剧,时间也很长,将近两个多小时,所以一定要注意整个戏的呼吸和演员的整体表演节奏的问题。

同时因为这个戏的时间跨度很长,长达三十几年,所以经历人物的年龄跨度也比较大,几名角色从青壮年一直演到了中年,其中的变化是要求非常细微但也是要有的,可能是因为创作团队本身都比较年轻,所以年龄感这一块儿可能不太好把握,但还是瑕不掩瑜,说实话,笔者在观戏时内心深处是非常感动的,因为在深圳戏剧舞台上,有这样一群真诚热情的创作者是非常不容易的。

▲叶毅凯

另外,在舞台音响方面有一个地方也让我印象深刻,第二幕开头时,阿有作为讲述者在描述着龙岙村的变化时出现了工厂机械轰鸣的声音,配合着演员的讲述,仿佛就像是龙岙村的村民内心的激动的外化,但其实可以采用一些节奏感更为轻快,连续的机械声音,可能更能烘托出后面第二幕的舞台氛围,反映出发展带给村民们心理上变化。

以上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拙见,作为一个戏剧从业者,我很感动这样的话剧出现在我们深圳的戏剧舞台上,这出戏的出现我认为也正像是这个戏中一直呈现的那样,是人民与时代选择的结果。祝贺《燃烧的春天》剧组首轮演出圆满收官,也祝愿《燃烧的春天》在未来能够保留这份最开始的热情,打磨成真正的精品!

(作者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审读:喻方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